日期 :[2025年05月09] 編輯 : 邦誠財稅 【糾錯】 瀏覽次數 116
企業常見的十五大稅務風險!建議大家收藏學習!
老板把錢借給企業會被懷疑賬外資金回流。比如,一個做服裝生意的老板賣了1000萬元的衣服,客戶都不要發票,于是老板就把這筆錢放進自己的個人口袋。后來企業要進貨需要錢,于是向老板個人借錢,這個時候,稅務局會認定為企業做兩套賬,有賬外資金隱藏收入,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風險。
二、收入確認按開票時間確認
很多企業是收款的時候開票、確認收人。但也有企業存在客戶要發票、打款時間和正常銷售時間不一致的問題。如6月1日把貨賣了(貨已經發送完畢),9月1日客戶才給付款。這種情況下,什么時候開票并納稅呢?納稅義務時間是什么時候?按稅法規定,我們納稅義務時間是6月1日,但是大多數企業都是把9月1日客戶付款、并給客戶開票的時間作為納稅義務時間。這也將導致稅務風險。
二、收入確認按開票時間確認
國地稅合并大背景下,2018年年底銀行與稅務實現了聯網,個人賬戶大額和可疑交易銀行稅務將共享信息。
老板個人及親屬賬戶與公司對公戶之間的資金交易都將面臨監控。
虛開發票路子徹底被堵死!目前主流的虛開發票的方式往往是高開發票扣除手續費后流回公司老板私人賬戶,虛開發票走到盡頭。
三、個人銀行卡流水過大
金稅四期嚴查大背景下,銀行與稅務實現了聯網,個人賬戶大額和可疑交易銀行稅務將共享信息。
老板個人及親屬賬戶與公司對公戶之間的資金交易都將面臨監控。
虛開發票路子徹底被堵死!目前主流的虛開發票的方式往往是高開發票扣除手續費后流回公司老板私人賬戶,虛開發票走到盡頭。
公司偷稅必然遭嚴查!公司偷稅的一貫伎倆往往也是公司收入頻繁流入老板及親屬個人賬戶!稅務和銀行沒有深度聯網之前稽查手段有限。現在稅務局拿到銀行的大數據比對就能發現企業偷稅的鏈條!
直接面對終端客戶消費者的企業容易隱匿!這類客戶是個人,不要發票,這就給偷稅創造了土壤,但正因如此,也是稅務稽查部門重點關注的企業對象。
四、虛開增值稅發票
五、兩套賬
做兩套賬、甚至三套賬的民營企業比比皆是,甚至成了民營企業的財務常態。如稅務會計做外賬、其他財務人員做內賬,或者手工做外賬、電腦做內賬。
有的企業是5: 5,即50%的銷售收入隱藏起來在內賬上體現,50%的銷售收人申報納稅,做在外賬上。還有的企業是1:9,即90%的銷售收入隱藏,10%的銷售收人申報納稅。曾經有一家從事白酒批發的企業被稽查,真實的年營業額近2億元,但是在給稅務局的納稅報表(外賬)上體現的銷售收人只有600多萬元。
因偷稅被判刑的老板,基本上都是“兩套賬”被攻破。只要被人舉報,很快就證據確鑿,風險極大。
六、支出無票
支出無票是指企業花了錢卻沒有拿到發票。金財控股衡水一位客戶,花了7000多萬元蓋了一棟廠房,并且裝修、建生產線,錢已經付出去了,最終沒有拿到多少發票,固定資產無法人賬,更無法提取折舊進人成本,在所得稅前列支。按照25%的企業所得稅計算,這位老板要損失1000多萬元的企業所得稅(7000萬×25%=1750萬元),后來這位老板找到金財張金寶老師做財務咨詢,在張老師的幫助下,大大降低了稅務風險和稅務成本。
七、商業回扣
商業回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非常常見,金財控股廣西南寧一位學員,他們一年9000萬的營業額中,有差不多將近2000萬的回扣,但這些回扣都不可能會有發票的,更不可能代收扣繳個人所得稅。最常見的就是醫療器械或醫藥行業,這個行業有個顯著的特點叫作“兩高一低” ,就是毛利高、稅高、純利潤低。中間大部分錢都因為回扣消耗掉了。
八、大額應付賬款無法支付
如今企業購買發票的方式也升級了。比如企業要購買500萬元的增值稅發票,往往通過公對公的匯款方式,把500萬元支付過去。對方公司收到錢并開具正規發票后,扣下購買發票的稅點20萬元,再將剩下的480萬元打回給本企業老板的個人銀行賬戶。
也就是說,每買一次發票,公司賬戶就少了500萬元,老板個人銀行賬戶上就多了480萬元,次數多了,老板個人銀行賬戶上的余額越來越多,公司銀行賬戶上的資金則越來越少。當公司需要運營資金,老板就把個人銀行賬戶里的錢提出來借給公司使用,會計在外賬上記著“應付賬款-老板”或“其他應付款-老板”。次數多了,會導致公司產生“大量的應付賬款”無法支付。
九、存貨賬實不符
十、公司賬戶套現
出借公司賬戶,或者幫客戶提取現金。如客戶向企業購買10萬元貨物,給了一張15萬元的支票,讓企業幫忙提取5萬元的現金(不是要回扣,發票面額還是10萬元),容易被認定為價外費用征稅。
十一、公司注銷問題
有的企業犯了原罪,大量的偷逃稅款,擔心受怕,就想“毀尸滅跡”,把公司注銷, 一了百了。
事實上, 有句話說“想活不容易,想死更難”。注銷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稅務稽查審計。企業的問題,能經得住稅務稽查。
十二、不合規票據
是指發票的抬頭、日期等信息不合規。比如企業在1月份的報銷中出現了12月份的發票,這就叫不合規發票。不合規票據還包括金額錯誤、備注欄折扣等。抬頭簡稱是最常見的不合規問題。
十三、財政性資金收入不交稅
財政性資金收人,許多企業以為是政府補貼,如果繳稅不就又還給政府了嗎?所以不繳稅,留下罰款、補稅、滯納金的風險。
十四、賬面記錄不規范
賬本或會計憑證上,寫著“代開” “稅點” “回扣” “送禮”等字眼,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預料的風險。
十五、賬面記錄不規范
內部借款是指股東向公司借款,股東向公司借款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冊資本金,也可能涉嫌“視同分紅” (股東借款超過一個納稅年度未歸還) 從而導致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風險。
-END-
來源:本文素材來自企業風控網,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
上一頁:干貨篇:如何有效規避商標侵權?
下一頁:抓緊自查!小規模企業連續3個月開票金額接近這個數,嚴查!